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共同目標,2026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,碳邊境稅)更是國際邁向淨零排放的經濟手段。碳邊境稅實施在即,「零碳排、碳足跡、碳中和」等詞,瞬間成為Google熱門搜尋的關鍵字。
先做「碳盤查」,再來談「碳中和」
台灣企業面對全球減碳浪潮,必須從最根本的碳足跡盤查與碳足跡計算執行起。企業如果沒有碳盤查,恐將無法得知要從哪裡減碳,更遑論購買碳權規劃的議題。根據台灣產品碳足跡資訊網定義,「碳足跡(Carbon Footprint)可被定義為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,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。」換言之,企業依循國際碳管理策略,以「組織型碳盤查(ISO 14064-1)」為起始點的生命週期角度,逐漸擴展到上下游供應鏈、產品、活動與服務的「碳足跡(ISO 14067)」,進而量化計算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量。因此,企業面對節能減碳壓力,應逐步掌握碳排放來源,才能落實減碳步驟。企業制訂降低碳排放計畫已勢在必行,「這不只是生產的變革,更是思維觀念的革命」。
碳足跡盤查(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, CFV)就是解構產品或活動,從生產到報廢的碳足跡。過程需要與上下游供應鏈的廠商進行溝通,包括原料、生產製造、配銷、消費者使用方式、棄置及回收之生命週期各階段,所排放之溫室氣體,透過縝密且合理的分配及計算後,進而得出此產品或活動之碳排放數額。
台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,在國際產品供應鏈系統具關鍵地位。《2021年中小企業白皮書》顯示,2020年台灣中小企業有154萬8,835家,但目前多數中小企業,對碳足跡盤查人才培育與溫室氣體資訊蒐集的能力皆普遍不足。如今,面對國際採購大廠與主要銷售通路要求揭露產品碳資訊之壓力,企業必須刻不容緩地導入執行碳足跡盤查計畫之輔導訓練,才能儘快與國際接軌,踏出邁向淨零排放的第一步。
永續競爭力 打造綠色供應鏈
「原料開採、生產製造、產品使用、回收棄置」的生命週期裡,透過產品碳足跡計算,可幫助企業掌握管理在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,並在未來活動或產品設計階段,開發出低碳足跡的綠色產品。因此,對企業來說,執行碳足跡盤查除做為產品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的內部評估,與做為衡量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基準,還能提供產品綠色設計的概念,打造綠色垂直供應鏈;更進一步為企業降低貿易障礙,快速取得國際競爭力之優勢。
為了對抗地球暖化危機,多數企業已將碳中和列為董事會會議的重大議題,一系列目標包括風險管理、降低成本、保護品牌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等。許多企業更是超前部署提出前瞻性策略規劃,積極推動低碳轉型。台灣企業「淨零排放」的步伐必須加快持續進行,未來在綠色新經濟的國際市場中,才能獨占鰲頭、搶得先機。
參考資料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220401000208-260209?chdtv
免責聲明:
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訊息為目的,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